双减进行时:多元作业 精心设计做减法
作业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,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,它融汇在学习的全过程中,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,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,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,促进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。
本学期初,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提出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作业设计要做好“减法”,即减少作业时间、减轻作业帮扶、减小作业难度;作业设计提倡“多元化”,即分层型作业倡导自主选择,主题型作业提高整合能力,支架型作业辅助教学评价。分层型作业既要面向对全体学生 “基础练”、又要让部分学生 “发展练” “提升练”;主题型作业从“单元主题 ”“多学科融合主题”“时代主题”入手;支架型作业将“平时表现评价”和“单元练习评价”相结合,把“减负不减质”落到实处。
各学科组积极响应,从“内容”到“功能”、 “统一”到“分层”、 “学科”到“整合”的“三个转变”着力作业设计的研究,在思考中碰撞,在碰撞中分享,研讨作业减负的转变与价值,分享作业设计的巧思与妙做,努力实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作业设计,注重学生的做中学,以“教学做合一”的理念实现作业优化设计。
联系生活加强体验
学习与学生生活本就是有机的整体,作业设计注重在生活中的运用,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,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价值。
类型丰富体现分层
以学生的视角为中心,注重丰富作业类型,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。让学生在活动中,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。
注重探究能力提升
通过学法指导,将重复低效练习转化为有趣的自主探究活动,促进学生思考、解决问题,激发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最终帮助学生实现“学会”到“会学”的转化,提升学习能力。
文化拓展品味内涵
学科文化的内涵既表现在知识与方法本身,又寓于它的历史。学习过程也是传承学科文化的过程。结合学段知识,让学科文化走进学生,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科文化,产生文化共鸣,品味学科文化。
学科融合五育并举
作业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,突破学科的局限性,实现跨学科融合,通过五育并举,激发学生的创造性,鼓励学生的创新、实践精神,多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“分享共进、智慧提炼”,这是老师们日常作业设计研究的缩影,梨小教师深知唯有让鲜活的理念落地生根,方能在课堂上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,让作业内容“减负”,让作业功能“提质”,相信通过作业设计改革一定能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,提升学科素养。